今年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
活動主題為“筑夢現代化 奮斗蘭臺(tai)人”
2024年(nian)6月7日(ri)至14日(ri)為集中宣傳周
國際檔案日的由來
1948年6月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
召開了一場專家會議
會(hui)(hui)上決定成立(li)國際檔案理事會(hui)(hui)(ICA)
2007年11月
為慶祝ICA成(cheng)立60周年
國際檔案理事會決定
將每年的6月(yue)9日定為“國際檔案日”
2013年
中國國家(jia)檔案局決定自該年開始(shi)
把每年6月9日即“國際檔案日”
作為檔(dang)案部(bu)門的宣(xuan)傳活動日(ri)
我國歷史上關于“檔案”的種種稱謂
夏之稱為(wei)“圖法”
商之稱(cheng)為(wei)“冊”
周之稱為“中”與“貳(er)(er)”(貳(er)(er)是副本)
春秋時稱為“書”(如“寶書”“簡書”“載書”)
秦漢(han)時又稱為“方書(shu)(shu)”“圖(tu)書(shu)(shu)”“典籍”“圖(tu)籍”
漢魏以后又(you)出現“文書”“文案(an)”“案(an)牘”“文簿”“簿書”
唐代以后(hou)又有“文(wen)卷”“案卷”之稱
清之(zhi)稱為(wei)“檔(dang)案”“檔(dang)冊”“冊檔(dang)”“檔(dang)子”
檔案工作者為何被稱為“蘭臺人”
“蘭臺”,漢(han)代中央檔案(an)、圖書(shu)庫。西漢(han)置,隸屬御史(shi)府,御史(shi)中丞主(zhu)管(guan)。
后置蘭臺令(ling)史(shi),掌書奏,選派文學之士從事整理。
班(ban)固曾任蘭(lan)臺令史,奉敕(chi)利用蘭(lan)臺檔案典籍修《漢書》,故后世也稱史官(guan)為蘭(lan)臺。
至唐高宗(zong),改秘(mi)書省(sheng)為蘭臺。
經過兩(liang)千多年的(de)演變,“蘭臺”一詞已成(cheng)為用來泛指檔案保(bao)管機構(gou)和檔案工作的(de)代(dai)名詞。
檔案(an)工作者也被稱(cheng)為“蘭臺人”。
世界記憶名錄里的中國風采
世界記憶名(ming)錄屬于世界記憶項目,由聯合國教(jiao)科(ke)文組(zu)織于1992年(nian)發(fa)起,與世界遺(yi)(yi)產項目和非(fei)物質(zhi)文化遺(yi)(yi)產項目并立(li)為三大(da)遺(yi)(yi)產類旗艦項目。
世界(jie)記憶項(xiang)目中國(guo)(guo)(guo)國(guo)(guo)(guo)家委員會(hui)由國(guo)(guo)(guo)家檔(dang)案局牽頭負(fu)責(ze),主要致力于開展世界(jie)記憶項(xiang)目的實施(shi)推廣、研究交流和宣傳展示等活動。
世界記(ji)憶(yi)名(ming)錄根據文獻遺產所涉及的(de)地理范(fan)圍和影響范(fan)圍,分為國際、地區、國家三(san)級名(ming)錄。
目前我國已有《甲(jia)骨(gu)文(wen)》《清(qing)代科舉(ju)金(jin)榜》等15項檔(dang)(dang)案文(wen)獻(xian)(xian)入選世(shi)(shi)(shi)界(jie)記(ji)憶(yi)名錄,《四部醫典》《僑批檔(dang)(dang)案》等17項檔(dang)(dang)案文(wen)獻(xian)(xian)入選世(shi)(shi)(shi)界(jie)記(ji)憶(yi)亞(ya)太地區名錄,數(shu)量(liang)位(wei)居世(shi)(shi)(shi)界(jie)前列,彰顯了中華文(wen)明對世(shi)(shi)(shi)界(jie)文(wen)明的(de)重要貢獻(xian)(xian)。
2000年(nian),為了進一步推動檔案搶救和(he)保護工(gong)(gong)(gong)作(zuo)在中(zhong)國(guo)的(de)開展(zhan)(zhan),正式(shi)啟動實(shi)施“中(zhong)國(guo)檔案文獻(xian)遺產(chan)工(gong)(gong)(gong)程(cheng)”,建(jian)立(li)并評選(xuan)國(guo)家級檔案文獻(xian)遺產(chan)名(ming)(ming)錄即《中(zhong)國(guo)檔案文獻(xian)遺產(chan)名(ming)(ming)錄》,目(mu)前(qian)已組(zu)織開展(zhan)(zhan)5批申報工(gong)(gong)(gong)作(zuo),共有198件(組(zu))成功入選(xuan)名(ming)(ming)錄。
入選世界記憶名錄
15項
1.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
2.清代內閣秘本檔
3.納西東巴古籍
4.清代科舉大金榜
5.清代(dai)“樣式雷”建筑(zhu)圖檔
6.本草綱目
7.黃帝內經
8.元代西藏官方檔案
9.僑批檔(dang)案-海外(wai)華僑銀信
10.南京大屠殺檔案
11.清(qing)代澳門(men)地方衙門(men)檔案(an)(1693—1886)
12.近現代中國蘇州(zhou)絲綢檔案
13.甲骨文
14.四部醫典
15.澳門功德林寺院檔案文獻(1645—1980)
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17項
1.本草綱目
2.黃帝內經
3.天主教(jiao)澳門教(jiao)區檔案文獻(xian)(16—19世紀)
4.僑(qiao)批檔案-海(hai)外(wai)華僑(qiao)銀信
5.元代西藏官方檔案
6.赤(chi)道南北兩總星圖
7.近現代蘇州絲(si)綢(chou)樣本檔案
8.孔子(zi)世家(jia)明(ming)清(qing)文書檔案
9.澳門功德林寺檔案和手(shou)稿(gao)(1645—1980)
10.清(qing)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(1693—1886)
11.四部醫典
12.南僑機工檔案
13.大生紗廠創辦初期(qi)檔(dang)案
14.中國(guo)貴(gui)州省水書文獻
15.徽(hui)州千年宗姓檔案
16.成(cheng)都老茶館檔案(an)
17.德格印經院(yuan)院(yuan)藏雕版(ban)
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
5批198件(組)
2024年國際檔案日
宣傳掛圖
(來源:國家檔案局微信公(gong)眾平臺)